反洗钱处罚原因分析
【捷软反洗钱】将以反洗钱的处罚的情况为样本,进行处罚原因定量分析,尝试从处罚的角度分析不同处罚原因的处罚风险程度。
总体来说,从罚单数和罚款金额来看,2024年的违规行为前三项为“客户身份识别”,“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甄别和报送”,“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此三项一直为监管处罚的重点,值得金融机构关注。
客户身份识别-395次
客户身份识别,包括“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持续识别客户”等原因,是反洗钱处罚中最常见的处罚原因,出现395次,涉及159个机构,平均机构罚金约为163万元,涉及236个个人,平均个人处罚金额2.9万元。从处罚的数量来看,义务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客户身份识别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石,这项工作出问题,机构其他反洗钱工作很容易存在系统性的风险,导致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捷软观察到,客户身份识别的处罚理由包括“未按规定对高风险客户采取强化识别措施”等反洗钱法规要求。
央行单独因此理由进行的处罚金额在20-90万元,相比于去年,金额震荡幅度进一步扩大。其中上海某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宁分行因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单一原因被处罚94.3万元,单一原因处罚金额有上涨趋势,看来客户身份识别仍是央行检查的重点领域,并在持续增加检查和处罚的力度。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甄别和报送-167次
大额和可疑交易的甄别和报送,包括“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报告填报错误、报送不及时”,“对异常交易进行人工分析、识别,排除理由不合理”等原因。2024年度出现167次,涉及65个机构,机构平均处罚金额204万元,涉及102个个人,个人平均处罚金额3.8万元。相较去年处罚次数明显减少,说明金融机构对于大额和可疑交易的报送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是处罚的平均金额是几项处罚中较高的。
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67次
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包括“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者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等原因,也是央行重点处罚原因之一,2024年度出现67次,涉及27个机构,机构平均处罚金额300万元,涉及40个个人,个人平均处罚金额4万元,其平均处罚金额明显高于其他处罚原因,说明监管部门重视程度和风险高于其他风险场景。
客户信息及交易信息保存-22次
客户信息及交易信息保存,包括“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原因,2024年度出22次,涉及11个机构,平均处罚金额为431万元,连带个人11人,平均罚款金额4.7万元。
客户等级划分-20次
客户风险等级划,包括“未按规定开展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等原因,2024年度出20次,涉及8个机构,平均处罚金额为71万元,连带个人12人,平均罚款金额1.8万元。
违反反洗钱规定-79次
违反反洗钱规定,包括“违反反洗钱法律法规”等原因,2024年度度出79次,涉及31个机构,平均处罚金额为91万元,连带个人48人,平均罚款金额2.4万元。此类处罚没有注明具体处罚原因,在广东省的处罚中比较常见。
个人处罚分析
个人处罚部门分布
前,“双罚”已经基本落实在了反洗钱行政处罚之中,针对机构的反洗钱罚单都会伴随个人罚单,并且公布姓名、职务信息等个人资料,惩戒警示的效果要远大于仅罚金处罚。总体来说,2024年度个人处罚378笔,其中高级管理层处罚163笔,部门级管理层处罚201笔,员工或者职务不明处罚14笔,总共涉及金额1058万元,平均每笔罚单2.8万元,平均处罚金额和去年基本持平。
根据捷软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35笔机构处罚决议中,连带着对163位高级管理层和201位部门级管理层反洗钱工作人员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监管机构对一线反洗钱工作人员做出8例处罚决定,并且平均处罚金额高达4.67万元,其中以“1.违反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2.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3.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的处罚原因对孙某(时吉林某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富创新部专家)罚款25.53万元,值得一线工作人员关注。
个人处罚职务分析
高级管理层处罚-163位
高级管理层的处罚对象包括董事长、行长、主任、反洗钱领导小组组长等与机构反洗钱工作相关的公司高层。根据捷软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35笔机构处罚决议中,连带着对163位高级管理层下达了个人处罚决定书,覆盖比高达70%左右,高管处罚数量占比持续增加,同时平均处罚金额也有增加。
部门级管理层及以下处罚-215位
部门级管理层的处罚对象包括反洗钱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值得关注的是时任某商银行某义分行纪委书记杨某某由于“对中国某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义分行的以下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被处以罚款1.45万元。说明反洗钱工作检查和定责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负责由负责反洗钱工作的部门承担责任。
从平均处罚金额分析,2024年反洗钱管理部门处罚占比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受到监管检查的关注。从年度处罚数量来看,运营部门管理层个人处罚数量明显比其他部门多。在日常工作中,反洗钱管理部门制定公司反洗钱规章制度,运营部门负责客户身份识别、尽职调查、可疑交易监测分析等反洗钱日常基础性工作,都是监管主要关注的目标。
总结与建议
从年度数据对比来看,年度处罚数量相对去年都有所下降,但是平均处罚金额等指标仍处于历史相对较高的位置上,银行业仍然是监管检查和处罚的重点行业。处罚重点仍在客户身份识别、大额交易或可疑交易报告、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等重点领域。
展望2025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实施为义务机构提供更明确的指导,随着第五轮反洗钱国际评估对我国整体反洗钱工作的促进,行业发展进一步对国内义务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业态下,如何切实落实“风险为本”原则、积极应对层出不穷的洗钱风险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趋势,将成为各大机构新的挑战。【捷软反洗钱】专注国内反洗钱领域多年,拥有全行业反洗钱项目服务经验,为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全面、一体化的反洗钱解决方案。
本文希望从监管处罚的视角,帮助义务机构去理解监管部门“风险为本”的管控思路、反洗钱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内部反洗钱工作的分工协作,对义务机构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给与启示,帮助义务机构了解检查要求,规避因反洗钱处罚带来的经济和声誉风险未来【捷软反洗钱】将持续关注,并分享从业人员。但反洗钱工作并非仅仅为了规避处罚,义务机构的工作思路应从被动应对监管转变为主动勤勉尽责,真正落实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原则。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全文转发。保护原创,侵权必究。
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微信号|捷软反洗钱
新浪微博|捷软反洗钱
加入我们
【捷软反洗钱】自2008年起,深耕反洗钱领域,提供反洗钱系统建设、咨询和培训服务。欢迎加入【反洗钱专业交流群】!研讨政策理解、实操经验、案例模型、系统功能建议等。入群请加管理员微信:15611184130。
给我点个 “赞”和“在看”吧